編者按:隨着經濟的發展,工業、家電領域對電機的需求逐漸增長,國家也積極推出相關的政策與標準。鑑此,郵寄香港特別策劃《電機控制技術專題》,期在工程師設計較為常見的電機控制領域,如MCU、電機驅動等方案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。
![]() | MCU方案 今天,MCU技術的最近發展允許電機能在更低的成本下更高效地運行。在某些市場上,這能加快從機電向電子控制的轉變,從而能實現變速電機控制以優化電機的工作效率,並在器件的層面上降低所有應用的成本。家用電子設備中的電子電機控制要求、工業和汽車市場促進了對具有先進的電機控制外設的MCU的需求。 | MCU方案總結 各家電機MCU方案中,均已32位和16位微控制器為主,其中德州儀器和飛思卡爾的MCU產品種類最齊全,C2000系列芯片與Kinetis系列芯片更是德州儀器和飛思卡爾主推的電機控制MCU產品。 |
廠商 | TI | 飛思卡爾 | 英飛凌 | ST | 微芯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32位 | TMS320F280200DA | MVF30NN151CKU26 | XMC4500-F100K1024 | STM32L051C6 | —— |
16位 | MSP430F2616 | MC56F8006 | —— | —— | dsPIC33EP512MU810 |
8位 | —— | MC9S08PA16VLD | —— | —— | PIC12F1822 |
![]() | 驅動方案 在家用及工業應用中,一個電機系統通常都會帶有幾個驅動模塊,驅動電路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整個電路系統的工作狀態。在很多應用場合,都要求電機具有高效、可靠、節能以及低成本等性能,而如今電機驅動設備的功耗常常佔整個系統功耗的三分之二,所以開發更節能高效的電機驅動系統勢在必行。 | 驅動方案總結 目前,TI、飛思卡爾、英飛凌、ST、微芯幾家廠商電機驅動方案多采用MOS管橋式PWM脈寬調製。隨着技術的發展MOS官的橋式驅動芯片會逐漸凸顯出其優勢,但其功耗大的弊端也不能忽視。 |
廠商 | TI | 飛思卡爾 | 英飛凌 | ST | 微芯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驅動方案 | 三相無刷前置驅動: | 功率模塊驅動器: | 伺服與步進電機驅動: | 標準功能電機驅動 | 3相BLDC電機驅動 |
不同應用對電機控制器的要求有很大區別。目前市場上的控制器/驅動器解決方案各有千秋,包括了針對特定簡單應用的標準控制器/驅動器,以及採用外部緩衝柵極驅動器和功率級的MCU、DSP和FPGA。
MCU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控制方案,適用於高、中、低端電機控制;DSP數據處理能力較強、運算速度快,一般適用於高端複雜的電機系統,但是依賴於軟件算法的成熟性和穩定性;FPGA通過集成邏輯電路及專用電機驅動,能夠很好地適用於定製化的電機系統,但是在電機的通用控制性略有不足。【郵寄香港】
用户評論
發表評論請先 登錄 , 還沒有賬號? 免費註冊 。
發表評論